公司注册
  中午好-欢迎光临本站! 今天是:2024/5/17 11:19:10 星期五
点击量:
2325248

 
当前位置: 技法讲座--国画--国画技法讲座
 

国画技法讲座
                  
发布时间:2006/10/26 10:54:11 点击:2068
 


点染法:点染法(图一)实际上是工笔渲染法与没骨法的结合。此种方法用笔变化丰富灵活,既能达到工笔细腻效果,又能避免反复加染易刻板的毛病。这种方法具有笔法丰富、色彩自然的优点,用于表现水边植物较好。
 勾勒法:这是从写生提炼得来的线条,用清墨勾出形象的轮廓,然后着色,画完后再用重色或用重墨线重复原有轮廓。这线不单是代表轮廓,还要表达出花叶翎毛等质感,使得形象更加生动明快。唐、五代和宋代多用这种技法,后来的民间画家仍用这种方法。
 冲水、冲色法:冲水、冲色法(图二)是在墨线白描的基础上进行,其长处在于变化生动,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表现像棉花、荚蓉花花脉比较明显的花卉时效果尤佳。棉花、芙蓉可在花瓣尖用红色向瓣根下染,汁绿则从瓣根向瓣尖染,趁色尚未干时用白粉勾花脉,让白粉与原有底色自然渗化,待花干后再稍加修改。这时,花脉时隐(白粉融人底色之中)时现(白粉仍保持),变化丰富自然。画叶子也—样,用绿、深绿画好叶子,后用石绿、石膏按画面需要冲入原底色中,使其自然渗化,特别是画小草及小菊花之类题材时用此方法效果更好。
填勾法:填勾法又叫“双勾廓填”。从写生提炼得来的线条,用重墨双勾出形象的不同质感,并在此基础上填色。这双勾法和前面所说的“勒”法完全一致,不过“勒”法使用的线条不一定是墨,可以用比较重的颜色。双勾是先用重墨勾出,然后再填色,这是它们的区别。这方法要注意的是色不侵墨,要保持墨线的流畅生动感。此法从唐、五代、两宋直到元一直被普遍使用。
 兼工带写法:兼工带写法(图一)是指融合工笔画法与写意画法的优点,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没骨法:没骨法(图二)就是花卉不用双勾,也不用勾勒作骨干,分别用五彩来表达浓淡,轻重、厚薄。据说此法创始于北宋时的徐崇嗣
1、笔法
   工笔画用笔着眼于表现形态,其次才考虑线条自身的独立欣赏价值。但在用笔时巧妙地运用毛笔的弹性与腕力及运笔的速度、节奏变化,同样可塑造出有艺术品味的“物质”对象。从形态看,工笔笔法有着它自己独特的规范和完整的审美趣味,而不同于书法线条和水墨画用笔。不能一概以书法的韵味节奏以及写意水墨画那淋漓洒脱来要求。它是在工笔特定的形式体系要求下顾及到形象的精美性的同时,来体验中国画线条所特有的艺术性(见图一、二)。这些笔法线条的形态有柔软的和秀逸的,也有刚劲挺拔的,其曲折顿挫更有缭绕婉转之趣。如果我们对工笔花鸟画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在严谨精美的造型中,栩栩如生近乎逼真的形象里,则可以见到画家运笔的轻重缓急(疾)、偏正曲直,可以见到灵活多变的笔触,时而中锋、侧锋,时而间有湿笔、枯笔,还有把毛笔弄成特别的形态来表达特定的质地。在这些工笔花鸟画中,点、勾、皴、斫、擦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这么说,离开这丰富多变的笔法,就无法表现大干世界千姿百态的形象,也就失去了中国绘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用笔一般指用笔的方法,包括用笔的笔力和运笔的速度及笔锋的转折变化。常有提按、顺逆、转折、正侧、藏中锋用笔:指运笔时笔锋运行于墨迹的中央,顺势运行所产生的笔迹。这类用笔一般墨线两边光洁有浑厚挺健的效果。
  侧锋用笔:指笔杆微微偏行,使笔锋偏一侧,这样能使笔迹产生一边光洁、一边变化的笔触。
  顺势用笔:笔杆微向前斜势,使笔锋由腕肩顺势运行,笔迹均匀,线条比较自然。
  逆锋用笔:指毛笔不是按笔的顺势行走,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谓逆水行舟,这样笔锋会受到纸的阻力,使笔锋产生微弱的跳动。此类用笔一般缓行,能产生厚重、古拙之态。

2.敷色法:
 在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中敷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以色笔敷色,用水笔渲染,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方法。无论是淡彩还是重彩,都要用这种方法来塑造形象。
一般来讲.染色的基本步骤先用不同的浓淡墨勾好稿子,然后进行染色。先染叶子后染花朵,先染正面后染反面,最后画干和嫩梗。由深到浅,抓住主要的物象和主要的色彩进而把握住整个画面的色调。
 叶:在墨线轮廓中先用花青打底,从叶的基部着手.叶尖可略淡、逐渐晕开,在中间主脉向阳边留出一线空的(叫水线)。第二步,用汁绿色罩染(汁绿色由花青调藤黄).画完正面叶再画反面叶。一般植物叶子都是正面深、反面浅。先用汁绿平涂,然后染其他颜色。如牡丹、秋晦棠叶背面发红,就用红色再染(图一)。
 花:根据对象的颜色,调好后直接渲染,一般从花瓣的基部落笔,至瓣尖晕染开来.从浓到淡逐渐用水笔染。要细腻、均匀,不要留有水迹和笔触,以体现花的柔美。一遍不够可以再染第二遍,这样才可能将花朵的凹凸表现出来,产生花朵的体积感。
嫩梗(草木或木本上部的嫩梗子)与正反面叶本:先用墨皴出阴阳面来,然后根据所画的树木上色。有的树木发红,如桃花用赭石加少许胭脂和草绿染;有的树木发绿.如梧桐,用草绿色稍加点赭石染。一般的树木用赭石加花青,发暖色的树木赭石多花青少,发冷色的树木,花青多赭石少(图二)。

    工笔重彩敷色与淡彩敷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是:其一,重彩敷色所选用的颜料既有植物质也有矿物质颜料;其二,重彩法的渲染层次要多,使之有厚重、沉稳的绘画效果。要注意的是,重彩法不等于用色很厚,而是要色薄多层次积染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切不可堆色太厚。
 
淡点花蕊:等花渲染结束后,最后点花蕊。花蕊在花中是起点睛作用,故称"画龙点睛"。花蕊要突出,方能引来蜂蝶。所以一般深花要点浅色蕊,浅花要点深色蕊,要根据不同的花点上不同的蕊方显精神。
 
画桃花、梅花、杏花花丝要勾得有精神,不能画成直线,向外平伸,要画成四周像兜的碗状。然后用藤黄加白粉来点花蕊,点蕊要参差错落,还要画一雌蕊。像牡丹花是先画雌蕊后点花蕊(见图)。

四、临摹

    为继承与发扬优良艺术传统,临摹是学习传统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分析研究,分清精华与糟粕,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学其用笔设色及构图的各种技法而不是表面地模仿其面貌。
    临摹的方法:
对临——就是把临摹品放在对面,用铅笔在纸上起稿,力求准确,然后把此稿放在矾绢和纸下进行勾染。此法既可练勾染又可练造型和构图。
    摹临——即拷贝临本勾描上色。主要是学习勾线和染色的技法,摹临要临得尽量接近于临本。
    背临——对临本认真背记,回来用笔点画出来,再在此稿子上铺上矾纸进行勾染。此临法求其精神,细节可省略。
    临摹的过程:
  临摹前选好画本。古人曰:"取法乎上,得法其中;取法乎中,得法其下。”选择好的临本非常重要,这也是提高审美水平的一种锻炼。在仔细分析了画面整个意境、构图、造型、色彩等因素后,方可动笔,这称之为“读画”。
    临摹提要:
    工笔花鸟画临摹主要掌握四个方面,即造型、笔法、敷色、章法。先要研读原作意境情趣,分析原作所表现的内容与画面意境所要求的造型语言、形态结构;进而研究笔墨技巧与敷色等塑造手法,以及场景的气氛渲染。要强调画面的整体布置,从整体虚实来考虑,把全幅章法与气势联系起来看。认识上要有“心读”到笔临这么一个过程(见图
画鸟的方法:
工笔设色禽鸟首先要结构清楚,钩勒丝毛要精到工细,渲染均匀自然,同时要有取舍、概括。敷色前—般有底色,各部位之间要自然衔接,外轮廓要虚实相间,上色要薄,需多次渲染完成,以期达到细腻厚重的效果,临摹可分为四步:钩线、丝毛、打底、敷色。
    钩线丝毛:
画嘴时用笔锐利,又要注意轻重起伏。上颚呈弧形,用笔实中有虚;下颚由嘴峰落笔向嘴角顺钩,既要做到先轻后重的笔势,还要注意下颚边缘的形态变化,矾忌粗细—样。钩线注意用笔圆润,同时要注意与眼光和颏的羽毛衔接。
画眼、眼圈时不可钩死,要有虚实的笔意,一般前虚后实。眼圈、眼框的形状应根据鸟视线的转动略有透视,用笔也要有虚实,不能一律圆形。
复羽层层叠钩,既要有整体感又要注意复羽形态的逐渐变化。线条中锋有力、粗细均匀,用笔从羽尖钩向羽根。
 
肩羽、小复羽有两种表现法,一种是鳞片状钩染法,一种是直接丝毛法(但注意其用笔也要按羽毛结构呈放射状)。额头实笔,颈部稍虚。上背部实,下腹则虚。鸟外形边缘一边实一边虚。
 
画翊膀的羽毛用笔要劲健有力,腹部羽毛要有柔软之感,线条组织则要虚灵洒脱。
 鸟的跗(脚),画时用笔短促而有力,趾鳞纹的排列要均匀中不平等。中距趾最长,内外趾略短(图一、二)。
五、配景
 一幅完整的工笔花鸟画常常是由主要内容和与之相配合的其他部分共同组合而成。在诸如宋人团扇之类折技小品中配景或许只有一枝半叶或块石、小蝶,如果是大幅作品则可能配有坡石流水及相关季节的许多种花草植物,在表现手法上也非常丰富。配景的内容多少,不仅与画幅的尺寸有关,更重要的是与画面所追求的意境相关联。同时审美的倾向在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宋人作品中,虽然内容也是来自生活体验,但在表达上更趋理性化,而明代院体画则具体地渲染环境的生动与真实性。以吕纪为例,常表现具体的场景,配景就涉及到园林的假山、四季植物与苔草昆虫。他常常把主体表现得细腻工致,配景则豪放潇洒,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了明人工笔花鸟画的基本风格。
 
 这里介绍常见的几种配景的画法:
一般石头的表现用斧劈皴。斧劈皴侧锋落笔,落笔要重,运笔迅速。画大斧劈皴要连    钩带皴一气呵成,才能水分饱满淋漓(图一)。小斧劈皴一般先钩外轮廓,再层层皴擦,先从暗部下手,要笔气相联。假山(太湖石),在落笔前要胸有成石,落笔则钩皴结合,在钩轮廓时不要笔笔钩死,要给后面的皴擦留有余地(图二)。

坡石要依势用笔,折带皴、斧劈皴结合,虚实相间,干湿相济。如果表现土坡与流水,则要注意水的流动,在笔法上要不同,用色上也要一实一虚(图一)。
 
工笔花鸟画中配草,在笔法上有各种各样。常用有梅花点、个字点、介字点、松叶点等等。这里介绍是垂头点,在运笔上学松,笔画纤细,一组组地画(图二)。
 
 
水边植物常配有芦苇、残荷。注意笔法敷色要与主体配合,在造型上也不能太个性化,变化不能太大。
 
 
 
 
雪景,在工笔中常出现,要注意抓大关系,强调阴阳二大块。阴面用笔写实,渲染要足;阳面依积雪有虚有实。天空部分要稍稍染黑以反衬白雪(图三)。

 
 
 
 
 
 
 
 
 
 
 
六、写生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十分注重对自然的观察与研究,这对中国花鸟画来讲尤为重要。自古就提出了以“造化”为师,把自然对象作为创作源泉,反对闭门造车的创作方法。
 观察分析把握形态
 怎样对写生物象进行由表入里的观察,这是深刻认识客观对象的第一步。以秋天的芙蓉为例,要表现它,首先要熟悉了解它,弄清它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结构,掌握它的外部特征与内在精神。这个熟悉的过程就是观察分析的过程。观察要从整体到局部,看哪些能代表它的本质面貌,哪些是植物共有的特征,然后对它的各部分进行分析,以便真正认识它的整体。这些局部分析包括:看它的花是怎样生长的,属什么花序;花瓣的形状怎样,花的正反又是什么形态,单瓣和重瓣有何区别;它和类似的叶有哪些不同之处,花蕊花蒂怎样,并与其他类同植物比较在形、质上有哪些不同;植物的上部、中部与下部有什么变化。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它的茎与叶柄,其中还不能忽略叶柄与枝杆交接的结构关系。通过这样认真地观察分析和写生,对它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与较明确的概念,才能选择适合画面的内容,才可能组织起充分表现对象美感的作品来(见图)。
在我们较多表现的花卉品种中,可以以最基本的造型结构来进行分类。
 圆球形:如牡丹、菊花、月季、茶花、芙蓉、康乃馨等。
 圆锥形:萱花、杜鹃、牵牛花、玉兰等。
扁平形:(往往带有向外放射形态)如爪叶菊、非洲菊、桃、梅等等。
其他是属于不规则的自然形态。
花还包括花瓣、花蒂、花蕊、子房等几方面组成。花瓣有复瓣(又称重瓣)单瓣之别。花瓣的外形有长、短、尖、圆缺等区别。
花蒂的形态同样是丰富多变的。
花蕊有雌雄之别,雄蕊上有花粉,而雌蕊有从花心突出的花蕊。
 叶子有对生、轮生和互生的。对生的有栀子花、石榴花,轮生的有夹竹桃,互生的有牡丹、山茶、棉花,簇生的有松柏等等。
  叶的形态可分为尖、圆、长、短、分枝、针。
  经过这样从整体及细部的四面八方的观察了解,我们才能从一般外在形态的表象了解到内在结构,才能抓住对象最本质的内容,进行写生;反之,我们的写生稿往往会出现结构错误、整体松散等毛病。
  自然形态的花虽是生动丰富的,但同时又是原始、粗糙的。因此,在写生时既要忠实客观对象,又不能看见什么就画什么的直观描绘。我们在对自然花卉的写生中,需要的是表达我们对生活、对象的整体美的感受,既要忠实自然形态的基本规律,又要调动主观能动性加以艺术处理。所以在描绘过程中,要用提炼取舍等加工手法,变自然形象为艺术形象。对于不尽完美的枝叶,可以灵活地搬动。如这枝花很美,但叶长得不好,那就可以取周围的枝叶来补充,集中两枝花叶的优点为一张画面。这种灵活的写生方式不仅使所写生的对象变得更完整,而且也培养与锻炼了我们的想象能力与组织能力。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艺术手法在写生中的运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完美地表现客观对象,因此,我们绝不能完全违反自然的本来面貌,以头脑中原有的认识习惯来代替细致地认真的观察。我们既要抓住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又要运用艺术手法来表现大自然的美的形态(见图)。
七、结束语
工笔花鸟画的学习,主要的内容包括造型基础、笔墨技巧、敷色方法与构图章法。它们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联系。此外还要多读书,多练字。书法的用笔、文学的功底直接与绘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创作,因篇幅所限只能简述概要。一是向生活学习,二是向传统学习,二者是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基点。临摹古画既可作为基础阶段学习技法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中国画的审美基础正是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是画家一生的事。写生及对自然的研究是创造“天人合一”理想世界的前提之一。所以我建议:其一,在创作伊始就可以把写生与构思同步进行。触景生情,素材收集过程中酝酿思考,逐步形成自己创作思路。其二,把创意与形式产生结合起来考虑。意象的产生与表达是创作必然要涉及到的问题,在以广泛生活为基础,以一定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这也是必然过程。其三,突出主体与渲染烘托意境结合。在技巧上不要局限于所学的传统技法,要能吸收其他绘画形式中可取部分融会贯通,并由浅人深地反复实践,我相信一定能在创作上有所作为。

 



 
 

版权所有:陕西大唐美术鲤目斋  电话: 029-87260741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12号  E-mail:sxmsk@sxmsk.com 邮箱管理
Copyright © 2006 sxmsk.com,Powered by 陕西美术库
>